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中心公告  >  正文
“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 争当爱国守法好青年” 科普推介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3-12-25 10:07:12   作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来源: 本站原创  )

为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88周年,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于12月8日在西南大学博物馆402多功能厅举办“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 争当爱国守法好青年”——学习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科普推介活动。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副部长李海峰,西南大学团委副书记汪琳薇,西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王作军,西南大学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副馆长郑劲松,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民,以及研究中心与科普基地成员、西南大学法学院廌鸣法律社成员、西南大学团委骨干代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等80余人参加。活动由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主任、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黄蓉生教授主持。

全体人员在郑劲松副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史馆1楼“校史英雄烈士”主题展厅,深入了解了西南大学校史前辈对拯救民族危亡、推进革命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接受了一场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拉开了此次科普活动的序幕。

活动伊始,黄蓉生教授首先点明了本次科普活动开展的特殊背景和意义。她指出,本次科普活动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响应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以及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88周年的背景下举行的,科普活动的举办紧扣时代脉搏,在促进青年大学生培养、传承、弘扬、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显著价值。随后莅临此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向师生代表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一书。

在领导致辞环节,李海峰副部长肯定了研究中心在科普工作中的显著成效,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的时代背景和重大价值,指出本次科普活动宣传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当其时,应在携手共进中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汪琳薇副书记立足共青团工作实际和青年团员定位,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理依据,创造了精神动力。共青团在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大有可为,共青团要力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宣传普及者、学习组织者和活动策划者。王作军副处长表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对于塑造团结青年意义重大,本次科普推介活动充分体现了研究中心和科普基地紧随思想理论前沿的灵敏度和自觉承担政治任务的责任感,以及在研究阐释创新理论中发挥的先锋队和排头兵作用,社科处将继续与中心携手共进,促使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宣传教育普及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好相结合。

在宣讲环节,张新民教授围绕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重在实施三大板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进行了全面、深刻、系统讲解。首先,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百余年历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困境,指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反对分裂活动、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价值。其次,从教育内容、基本原则、教育对象、条件保障等方面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深入系统地分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内容、框架以及脉络。最后,他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法重在实施,广大青年大学生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为契机,掀起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热潮,认真学习、宣传、推广爱国主义教育法,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

随后,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由西南大学校史宣讲团成员带来了的革命烈士诗歌表演——《英雄赞歌》。赵佳褀、杨智慧、李佳祎三位宣讲员以生动的表演讲述了肖明华、周极明、易仲康三位校史烈士可歌可泣的爱国、报国故事,从校史的独特视角切入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在师生代表发言环节,研究中心教师代表唐棣宣表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将学习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自身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廌鸣法律社成员代表谭雅文认为,要理解爱国主义教育法背后的理论支撑,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时代要求融入学习范围,同时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校团委骨干代表李泓桥表示,作为一名团委骨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应当在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刻画爱国心、厚植强国志和躬身报国行,展现当代共青团人的昂扬爱国姿态,实现自身报国价值。

随后,美术学院退休教授刘增宪现场展示了寻访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的20余副画作,并讲解了中共一大、二大、三大、五大等多个会议旧址发生的爱国感人故事。他还专门创作了红岩英烈江姐的画作,并捐赠给校史馆。

活动总结阶段,黄蓉生教授对每位代表的发言都一一作了点评,指出每位代表都结合自身定位和学习工作实际对如何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弘扬践行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深入思考,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她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次科普活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和示范。广大师生要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深入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持续弘扬、传播、践行爱国主义伟大精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实、落深、落地,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智力支撑。

版权所有 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渝ICP 06005063号

联系电话:0311-80789460 0311-8078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