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著作  >  正文
“红岩精神与南方局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丛书”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 2017-12-28 22:49:3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

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成立以来,2014-2017年度,面向全校先后发布了33项研究课题,并组织科研力量进行集体攻关。经过近4年的研究,已形成部分研究成果,以“红岩精神与南方局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丛书”正式出版,丛书包括五本:《红岩精神大学生读本》《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荟萃》《中共中央南方局与红岩精神研究文集》《中共中央南方局与红岩精神研究综述》《大学生红岩精神现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丛书由黄蓉生教授主编,周勇教授、崔延强教授和潘洵教授副主编,入选“十三五”重庆市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五本著作反映了中心近年来对红岩精神与南方局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

《红岩精神大学生读本》:黄蓉生主编,潘洵、张梅副主编。由导读和正文九章构成,该书认为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万花丛中的一束,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政府统治中心的重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锤炼、培育和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共中央南方局革命斗争的重大精神成果。其基本要义包括八个方面,即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崇高神圣的使命担当、矢志不渝的艰苦奋斗、临难不苟的英雄气概、刚柔并济的斗争哲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淤泥不染的人格修养,集中体现出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等精神实质。专著从八个方面对红岩精神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对红岩精神的要义探究、典型事例论述基础上,对大学生如何继承弘扬红岩精神提出意见建议。

《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荟萃》:黄蓉生主编,潘洵副主编。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等共同举办“弘扬红岩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征文”活动,面向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和西南大学的全体师生征集理论研讨会论文。共收到论文50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共遴选出优秀论文50余篇,2016年3月,召开了“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会后选取其中的优秀论文45篇,编辑《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荟萃》一书,共分四个专题,分别是辩证关系论、历史关照论、教育意义论和继承弘扬论。辩证关系论主要从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角度选取了12篇论文;历史关照论主要从红岩精神的历史形成以及南方局工作历史的角度选取了10篇论文;教育意义论主要从红岩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的角度选取了14篇论文;继承弘扬论主要从如何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角度选取了9篇论文。

《中共中央南方局与红岩精神研究文集》:赵国壮独著。文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研究方面,文集主要从统战、宣传、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五个方面,甄选出《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争取地方实力派概况》、《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历史功绩》等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历史;(2)红岩精神研究研究方面,文集一方面从红岩精神的基本问题入手,选择了《关于南方局与红岩精神的探讨》、《红岩精神的时代性》、《红岩精神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等文章,系统解决了红岩精神的内涵、实质、历史地位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从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入手,遴选了《弘扬红岩精神着眼于“塑造当代重庆人”》、《奉献精神与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将“红岩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史教学》等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及现实意义问题;(3)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人物研究方面,文集主要收录了与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等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中共中央南方局核心人物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另外,因为红岩精神形成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此次合作中又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故选择了一篇国共合作的介绍性文章及一篇重庆谈判的文章。同时,有鉴于《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的机关报,是党的重要喉舌,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突出反映《新华日报》在战时的作用。

《中共中央南方局与红岩精神研究综述》:唐棣宣、吴光会著。该书在深入总结学界关于红岩精神、红岩文化、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群众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建工作、中共中央南方重要任务、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新华日报》以及重庆谈判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梳理其研究目录,全面把握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为深化相关问题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并指明开展创新研究的多维路径。主要包括红岩精神研究综述、红岩文化研究综述、中共南方局统战工作史研究综述、中共南方局文化工作史研究综述、中共南方局群众工作史研究综述、中共南方局党建工作史研究综述、八路军办事处研究综述、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研究综述、中共南方局重要人物的思想与生平研究综述、中共南方局时期周恩来统战工作研究综述、重庆谈判研究综述等内容。

《大学生红岩精神现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罗川著。该书主要包括 “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主要探讨了红岩精神的一般理论、用红岩精神建构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意义和路径、大学生红岩精神现场教学的主要原则、大学生红岩精神现场教学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大学生红岩精神现场教学机制等问题。“实践篇”主要探讨了在红岩村教育基地、歌乐山教育基地、特园教育基地和其他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的具体问题。每个教育基地,本书选择了几个至十几个不等的现场教学点。每个教学点本书都设计了现场教学主题、现场教学目标、现场教学准备、现场教学实施等环节。现场教学实施部分是现场教学的关键部分。该部分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有的放矢,明确重点”、“学生参观,教师讲解”、“教学互动,各抒己见”、“现场点评,升华总结”等部分。现场教学实施部分“四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关照了对大学生开展红岩精神现场教学的“三个层次”,即现场教学的第一个层次:现场教学点的概况,包括学生看得见的实物的概况和学生还不见的实物背后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概况;现场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现场教学的第三个层次: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版权所有 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渝ICP 06005063号

联系电话:0311-80789460 0311-80789461